找到相关内容5855篇,用时11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问:在家学佛的人,如何对待家庭问题?

    创造快乐,以慈悲心对待别人,以平等心尊重别人,以忍心忍让别人,宽容别人等等。佛门智慧的核心就是制服自己以自私为根源的爱恨、喜怒、自尊心、自私心、虚荣心等感情,发挥理智的作用。在家庭和人际关系上若出现矛盾,学佛的人首先应该从自身找根源。在法护大师的《剑轮修心法》中有这样一颂,应常记心中: “放下追求一已之乐的冲动,给予他人更多的欢乐,即使众叛亲离,也要责备自私,承担责任。”...

    佚名

    佛教问答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fjask/2009/05/10054477693.html
  • 觉域派

    觉域派  “觉”意为“断”,指能断除人生苦恼、生死根源;“域”,指佛教说的“境”,即认识对象。此派认为,作为流转生死根源的烦恼,产生于人们对世界的误解和由此引起的爱憎;如果用佛教的智慧和慈悲,断除这一根源,就能达到涅槃境界,此种教法曰“觉域”。也有人把“觉”解之为“行”,即人的认识和思维活动。意思是说,“般若空性见”和“慈悲心”,有把错误认识转化为正确认识的功能,以此达到解脱。   觉域派也源于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364860626.html
  • 《心的文化》

    误解而产生的。由于这些误解所形成的局面,使人感到中国由几千年来所积累的传统文化,好像已经逼得走头无路。   一、人生价值的根源   首先,我们应承认,在人类文化发展的过程中,很多人在寻求解决人生价值的根源问题。因为一个人必须有他最基本的立足点,否则便会感到漂泊、彷徨,没有方向,没有力量;故必要求有一立足点,然后才有信心、有方向、有归宿。“人生价值由何而来?由何而评定?”的根源问题,实际便是人生...

    徐复观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0/09021591559.html
  • 李炳南答:‘南无阿弥陀佛’是什么意思?

    李炳南答:  ‘南无’就是皈依、敬礼的意思,‘阿弥陀佛’是一尊佛的名字,它的意思是‘无量光’、‘无量寿’等等意思,等等是指阿弥陀佛的智慧、慈悲、神通无量无边,语言无法说清。这个问题还必须看《阿弥陀经》才知道根源,如果没有读经的能力,就可以先看看《初机净业指南》、《歧路指归》(《觉海慈航》)、《学佛浅说...

    李炳南

    ‘南无阿弥陀佛’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fjask/2007/10/21464518433.html
  • 道坚法师在重庆市图书馆做《智慧人生》专题讲座

    中国佛网讯 2008年3月2日,重庆市华岩寺方丈、重庆佛学院副院长道坚法师应邀前往重庆市图书馆,为大众做“智慧人生”的专题讲座,约四百市民及居士随喜参加。 “福慧双修,人生无烦恼;了达世情,处处观自在”。人会痛苦的根源,在于不具备看破人生真谛的智慧。每个人都以自己的理解来定义自己的幸福无烦恼的人生,可是在通达幸福彼岸的路上,往往因为智慧欠缺,以至于烦恼如影随形。该如何去完善自身,扫除烦恼?...

    重庆华岩寺

    |道坚法师在重庆市图书馆做《智慧人生》专题讲座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bnznews/2008/03/15584821005.html
  • 西藏物语•六字真言

    六字真言   汉语音译为唵、嘛、呢、叭、哞、吽、。是藏传佛教中最尊崇的一句咒语。从字面上解释,六字真言是“如意宝啊,莲花呦!”这一感叹语句。其内涵教深,具体解释是:“唵”表示“佛部心”,“嘛、呢”二字,梵文意为“如意宝”,表示“宝部心”,“叭、哞”梵文意是“莲花”,表示“莲花部心”,“吽”表示“金刚部心”。藏传佛教将这六字视为一切根源,循环往复念诵,消灾积德、功德圆满。

    佚名

    |六字真言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bnznews/2008/04/06380122425.html
  • 浙江温州佛协召开2008年度总结暨团体表彰会议

      2008年1月5日,浙江省温州市佛教协会2008年度总结暨团体表彰会议在温州市太平寺召开。温州市佛教协会会长智明法师,副会长达照法师,副会长兼秘书长、太平寺住持万如法师等市、县佛教界人士参加了此次会议。   会议主要提到四点内容:温州市佛协要加强法律法规学习,做到爱国、爱教、知法、守法;要加强寺院、僧团管理、促进道风、学风建设;要开展以人为本的弘法活动,立足社会,从根源上净化人心,达到...

    佚名

    |表彰|团体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bnznews/2009/01/21470833862.html
  • 忍辱大功德(海涛法师辑)

    的边缘地带;因此,人和憎恨并不是一体的。意识最底层的细微处是纯净的,生气、执著等都在边缘,不在心的根本。   13.憎恨不是从心产生,而是一种缺乏正确根源的态度。然而,爱是确实源自真理。一个没有确实根源,一个有真正根源,两相抗衡,经过一段时间,一定是有真正根源的那方战胜。 ...

    海涛法师 辑

    忍辱|恶口|安忍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9/01/18593334589.html
  • 忍辱大功德(海涛法师辑)

    憎恨并不是一体的。意识最底层的细微处是纯净的,生气、执著等都在边缘,不在心的根本。  13.憎恨不是从心产生,而是一种缺乏正确根源的态度。然而,爱是确实源自真理。一个没有确实根源,一个有真正根源,两相抗衡,经过一段时间,一定是有真正根源的那方战胜。 ...

    海涛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021867490.html
  • 问:离苦得乐的含义?

    贪、嗔、痴是造成一切苦的根源。同样的生活,如果怀有贪念、嗔念、痴念,则会越过越痛苦;反之,减少或断掉贪、嗔、痴,则是快乐的,当下就是离苦得乐。并非在来世、在空中。 当人被贪念、嗔念、痴念所牵引,则“现实”苦海无边;当人断掉贪、嗔、痴,则“现实”快乐无边。“烦恼即菩提”。 无所得故,才能觉悟;觉悟故,心无挂碍;无挂碍...

    佚名

    佛教问答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fjask/2009/05/09382377387.html